中新網上海12月27日電 (記者 陳靜)女功作為社會🦵、家庭生產的基本技能和方式,在中國傳統社會具有廣泛基礎。近代教育方式又是如何推動女功由傳統向近代嬗變的?第七屆教育影像展“女功經緯🧚:傳統至近代的嬗變”27日舉行,通過大量圖像資料以及近代女功教材👩🍼、近代上海女性時裝等實物,進而編織一幅女功從古時的傳統至近代發展、演變的精彩圖景。
《考工記》謂:“國有六職……力以長地財,謂之農夫。治絲麻以成之🕺🏼,謂之婦功。”策展人之一——毛毅靜表示,在古時,“女紅”的“紅”與“工”“功”同音同義;本展覽用女功,希望突出歷經時代變遷的近代女子生活;同時,女功寓意隨著女子教育的興起,女子學堂🤙🏽、傳習所等從傳統向近代的嬗變。據悉,本次展覽以女功的生產🚂、作業方式、傳習🪈、教育為主題。
據悉💇♀️,“女功”這種專門的技藝教育不僅是“閨閣之間”陶冶情操之藝,更是為滿足衣食住行、增加家庭收入的謀生手段👨🏼🌾🙍🏽♂️。華東師範大學藝術文創研究院院長張晶教授當日表示,從唐代以來,大量的納稅都是來源於手工製作和染織絲織繡之類的勞動。在開辟絲綢之路後,許多絲織物成為王朝創收和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來源✌🏽🧲。張晶教授認為,從技藝和風格上而言,上海地區女功一直是引領中國潮流的先鋒⏸。比如👨🏻🎤,從宋代開始,上海地區就出現了非常有名的緙絲高手,所有的女功裏最難的是緙絲。至近代,緙絲融入更多西方技術👮🏻♂️,這些女功技藝通過松江女子學校、傳習所等不斷地在江南、上海等地方大放異彩。
展覽勾畫出近代女子女功職業教育的概貌。(華東師法大學供圖)
在“蠶織到刺繡”的板塊中,觀眾可從明清的《千秋絕艷圖》《繡補圖》等傳統繪畫中看到傳統女性刺繡場景;還可從《春回大地》《桂子天香圖軸》等蘇繡👨🏿⚕️、顧繡精品中體味女功技藝之高超。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清末民初,善繡女子紛紛向專職繡工或職業繡師轉型💆🏽。同時,近代女功傳習所、近代家政教育與近代紡織工廠、女功教育亦隨之發軔🈷️🚝,女子職業美術學校蓬勃興起。職業女校為女子謀自立奠定了基礎,與清末民間作坊中的女功不同🗾,前者是學校教育,除教手藝外還授以一定文化知識,後者僅是為工業生產儲備工人🏦。這一嬗變過程的歷史線索梳理🎳、回溯、探討是本次展覽的重點。
展覽梳理了從1898年至抗戰前設有繡工科、刺繡課的女校或專門的女功傳習所、蠶業學校的開設情況,並統計了1901—1937年江蘇省設有刺繡課的傳習所以及如沈壽🌿、丁渭琦、楊守玉等近代女功刺繡專家,勾畫出近代女子女功職業教育的概貌✌🏻🙇🏼。由張謇創辦,沈壽主持的南通女工傳習所是近代女紅傳習所的代表🔛。其刺繡學藝模式已完全突破傳統的“藝徒製”🤛🏽,具備了近代教育的模式。傳習所的舊址、授課場景以及教師沈壽的作品等相關歷史圖像是可貴的見證🧜🏼。
此外,近代女功教材的整理、解讀亦是研究女功教育的重要部分。清代丁佩的《繡譜》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刺繡專著,此後,相關教材不斷湧現,以《雪宦繡譜》《蘇繡技法》《亂針繡技法》與《蘇繡針法與技法》等為代表📩📚。
據了解▪️😻,從20世紀初起出現的近代女子家政教育體系亦包括了以女功與刺繡為代表的“婦女藝術”科目。1912年頒布的《中學校課程標準》與《中學令施行規則》明確規定了刺繡、縫紉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時數⚾️、年限🚴♂️。1919年下達的訓令則使女功教育深入實踐與應用的層面。而後🧟♀️🤲🏻,家政教育亦逐漸被納入高等教育體系👩🏻🍼。
展覽呈現的旗袍、套裝📞、學生裝等各類近代時裝🧜🏼,引導觀眾追溯二十世紀20—30年代,上海毛紡織業的繁榮景象。 (華東師範大學供圖)
“馮秋萍們的編織世界”是此展覽中的一大亮點。在類似近代上海石庫房的場景中,陳列著旗袍、套裝、學生裝等各類近代時裝,引導觀眾追溯二十世紀20—30年代🍯,上海毛紡織業的繁榮景象🤾🏼♂️👨🏼🦳。據介紹,馮秋萍🏨、黃培英是當時絨線編織的代表人物🙆🏽♂️,她們不僅積極開辦編織學校,亦編寫多種絨線編織教材,構築起多彩的“編織世界”。記者看到,展覽中展示的紡織廠與從1923年至1941年前各地女工的工作場景等相關攝影,反映出在早期工業化與機器繅絲業大發展的背景下👂🏼,女工群體的生存境遇與教育情況🐡🔴。
展覽現場開展豐富多樣的體驗活動🤹♀️。(華東師範大學供圖)
展覽現場還開展了豐富多樣的體驗活動,包括🕝:藏書票拓印、學生創作的劇本遊《楊樹浦的女兒們》👫🏼、沉浸式角色飾演《弄堂裏的編織記憶》以及鉤針編結工作坊等🏪,寓教於樂,讓觀眾在遊戲🧑🏿⚕️、體驗與多元互動中拉近與女功技藝的距離,體會由古至今的女性群體在操勞女功過程中的成就、困惑、苦難與價值🚒。
策展人之一、華東師範大學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長丁鋼認為:“當女功變成了課程👩🏻💼,變成了教科書,進入了學校,融入了學製🌾,把這些以前靠口耳相傳、手把手教的東西,變成了知識體系。這是非常重要的轉化,也是教育的功績🦹🏼♂️。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理解中國的女性🥟,我想大家一定會有一個新的觀感。這也是我們辦展的目的之一。”(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