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範易成12月27日報道:從古代的刺繡縫紉到機器編織😂,從家政教育走向職業教育,從賢妻良母到職業女性,“女功”的意涵在此過程中有何變化👷🏿♂️? 今天上午📀,第七屆教育影像展“女功經緯:傳統至近代的嬗變”在華東師範大學開幕。
女功指的是指婦女所作的紡織、刺繡🫅🏽、縫紉等🙅🏻♀️,在中國傳統社會具有廣泛基礎,是社會、家庭生產的基本技能和方式💆🏼♂️。展覽以女功的生產👨🏻🚀、作業方式、傳習、教育為主題,通過展現蘇繡、顧繡代表作,傳習所與學校中的女功課程,工廠女工工作場景,近代上海女性時裝等📄🫸🏽,展現女功從傳統至近代的發展圖景🏋🏿♀️。
在古代🧑🏼🍳,“女功”這種專門的技藝教育不僅是“閨閣之間”陶冶情操之藝🥞,更是為滿足衣食住行🗼、增加家庭收入的謀生手段。在“蠶織到刺繡”的板塊中🚼,觀眾可從明清的《千秋絕艷圖》《繡補圖》等傳統繪畫中觀看古代女性刺繡場景。
清末民初𓀀,善繡女子紛紛向專職繡工或職業繡師轉型。同時,近代女功傳習所👨🏿🦲、近代家政教育與近代紡織工廠、女功教育也逐漸興起,職業女校為女子謀自立奠定了基礎👨🏿🚒。這一嬗變過程的歷史線索梳理、回溯、探討是本次展覽的重點。
展覽梳理了從1898年至抗戰前設有繡工科、刺繡課的女校或專門的女功傳習所、蠶業學校的開設情況🧑🏻🏫,並統計了1901-1937年江蘇省設有刺繡課的傳習所及眾多近代女功刺繡專家🧶,勾畫出近代女子女功職業教育的概貌。此外,現場還展出1923年至1941年,各地女工的工作場景等相關攝影🦁,反映了早期工業化與機器繅絲業大發展的背景下🦗,女工群體的生存境遇與教育情況👲🏿。
“馮秋萍們的編織世界”是此展覽中的一大亮點。在類似近代上海石庫房的展覽場景中,陳列著旗袍、套裝、學生裝等各類近代時裝,展示了20-30年代上海毛紡織業的繁榮。馮秋萍🧔🏽♀️、黃培英是絨線編織的代表人物,她們不僅積極開辦編織學校,也編寫了多部絨線編織教材🪺。
展覽現場
華東師範大學藝術文創研究院院長張晶教授介紹,從唐代以來,大量的納稅都是依靠手工製作和染織絲織繡之類的手工勞動💃🏿。在開辟絲綢之路後🚣🏽,許多絲織物成為國家創收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來源,可以說女子創造的收入占據經濟的半壁江山。
而上海的女功從技藝和風格上一直是引領中國的先鋒,從宋代開始,上海就出現了非常有名的緙絲高手,所有的女功裏最難做的是緙絲。直至近代,融入更多西方技術,這些女功技藝通過松江女子學校👩🏻🦯➡️、傳習所等不斷地在江南、上海等地方大放異彩🥧,引領全國風尚。
現象體驗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展館裏還開展了藏書票拓印、劇本遊戲《楊樹浦的女兒們》、鉤針編結工作坊等豐富多樣的體驗活動,讓觀眾在遊戲、體驗與多元互動中拉近與女功技藝的距離。
閱讀原文
}